元杂剧的中文意思:1.又称元曲。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元杂剧读音:yuán zá jù
首字母:y
(1)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2)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左右),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7]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4) 天净沙·秋白朴元杂剧家散曲家兰谷元曲四大家
(5) 首先是——生行,它是中国戏曲主要的表演形式之一,一般指的是除了净丑之外的男性角色。“生”最早见于宋元的南戏,主要指的就是男主角,它也就相当于元杂剧里的正末,清代以后,戏曲将生又分为老生小生外末这四个分支。其中又可以按照剧中人物的特点,角色的气质性格等特征来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类型。而且每一个类型,它的唱腔服饰等都有所不同。
(6)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7)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此剧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
(8) 窦娥这一人物出自元代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以下简称《窦娥冤》),剧目作者是"曲圣"关汉卿。关汉卿与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金末,成长在颠沛流离之中,所以才能有丰富的创作素材来源,能抨击黑暗,向往美好。
(9)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10) 从时间上: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本文标题《元杂剧的读音_元杂剧的意思_与元杂剧有关的句子》,本文网址:https://m.xxz0743.com/ci/18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