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中文意思: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剧本。元代王实甫作。故事出于唐代元稹《莺莺传》传奇,宋代赵令淳菀员辔《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在诸宫调基础上改创为杂剧。叙唐代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与崔相国之女莺莺相遇,产生爱情,经侍女红娘从中帮助,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结合。剧本以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见长。明清以来,戏曲、曲艺多有改编,以传奇《南西厢记》较著名。
西厢记读音:xī xiāng jì
首字母:x
(1)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3) 元朝杂剧作家王实甫在其名作《西厢记》中,更直接的使用了“花言巧语”这个成语。那是下面的一折戏:
(4) 三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徬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西厢记》
(5) 红楼梦第40回行酒令的时候,戴玉说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句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分别出自牡丹亭,西厢记后来在42回时,薛宝钗提醒了他,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鸳鸯当令官做的一次游戏,感觉薛宝钗则被林黛玉失态说出的牡丹亭有点作假
(6)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
(7) 赏析:祝愿天下相爱的人都能结为夫妇。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8) ——王实甫«西厢记»
(9)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10)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难覩莺莺面,更有甚身心,书帏里做功课!”
本文标题《西厢记的读音_西厢记的意思_与西厢记有关的句子》,本文网址:https://m.xxz0743.com/ci/17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