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话的中文意思:宋元时期民间说书的一种。讲说历代兴废和战争故事,据史传加以铺叙引申。也称讲史”。记录时多用浅近文言。今所见最早的平话是宋代佚名《五代史平话》。明清以后亦称评话”,江浙一带则专用来称呼说大书”的,内容多讲历史故事或小说故事。
平话读音:píng huà
首字母:p
(1) 【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讨论撰定,皆合事宜,威称赏不已。”
(2)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奈那雀儿成群结队来偷吃谷粟,才赶得东边的云,又向西边来吃。”
(3) 见《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过了七十个日头,有苗归服。”
(4) 二者一样。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心惊胆战出自元代《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心惊胆颤出自元代《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翦见李牧归城不出,持兵克日攻城。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5) 《前汉书平话.卷下》:“第一,筵上不得双起;第二,筵上不得交头接耳;第三,不得推醉。如违此令,当筵吃剑!”
(6) 韵母太平话韵母37个,
(7) 三丰话新丰永丰新华及龙门的沿太平湖(原为舒溪河)一带土著居民说三丰话,旧称下太平话(包括秧溪),与青阳的陵阳泾县的厚岸陈村的方言比较接近,属吴语宣州片泾陵小片,是太平话的特殊一支。
(8) 区境方言繁杂,以吴语为主,其中太平话至今仍保存一整套中古全浊声母,《安徽大百科全书》将太平话定为吴语的代表性地点方言。这里以仙源甘棠两地的太平话语音为例。
(9) 太平话的声韵配合关系,按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开齐撮,列声韵配合关系表如下:
(10)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本文标题《平话的读音_平话的意思_与平话有关的句子》,本文网址:https://m.xxz0743.com/ci/13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