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的中文意思:1.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侍中读音:shì zhōng
首字母:s
(1)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 荆江二州刺史,都是要塞。督八州军事,管着半个天下的兵。太尉,虚职但地位高啊。侍中,挂名,但地位高啊。还有长沙郡公。东晋异姓不封王,最高就是郡公,没有国公一说。因为地盘小,穷。
(3) 大将军卫青姐姐的儿子霍去病十八岁,受到武帝宠爱,当了皇帝的侍中。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两次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奉皇上之命,拨给他一些壮勇的战士,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同八百名轻捷勇敢的骑兵,径直抛开大军几百里,寻找有利的机会攻杀敌人,结果他们所斩杀的敌兵数量超过了他们的损失。
(4) 《长生观拜谒碧落侍中观巨楠》
(5) 司马皓,字文升,河内温人也。高祖晋侍中光禄勋柔之,以南顿王孙绍齐文献王攸之后。父子产,梁尚书水部侍郎后阳太守,即梁武帝之外兄也。
(6)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7) 车胤小时候家庭贫穷,只能用萤火虫的光亮照明勤读,初为桓温从事,后历任征西长史中书侍郎侍中护军将军吴兴太守礼部尚书等。因不满司马元显擅权,被令自杀。
(8) 三国群英传7没有羽林中郎将而有五官中郎将。五官中郎将是文官中九阶官职。文官路线:长史——军粮御史——昭义将军——昭文将军——太史大夫——建文将军——侍御史——辅国将军——五官中郎将——侍中——大司马——丞相——司徒——主将。主将之后是专属官职,14阶官职需要功勋8000。
(9) 晋武帝司马炎病重的时候,令中书拟诏,委汝南王司马亮侍中车骑将军杨骏共同辅政。杨骏秘不宣诏。小杨皇后杨季兰伪造诏书,以杨骏辅政。晋武帝随即于太熙元年(290)四月死去,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
(10) 贾皇后大权独揽,对于政治却有些章法。贾模任散骑常侍,王戎为右仆射,张华为侍中中书监。史书上说:华尽忠帝室,弥缝遗阙。后虽凶险,犹知敬重。与模(贾模)(裴)同心辅政。故数年之间,虽暗主在上,而朝野安静。
本文标题《侍中的读音_侍中的意思_与侍中有关的句子》,本文网址:https://m.xxz0743.com/ci/122146.html